深入了解酒曲:以汾酒为例解析其制作与酒质关系
各位老铁们好,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是关于酒曲的知识,特别是针对汾酒这一传统名酒。酒曲作为酿酒工艺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制作方法、种类以及与酒质的关系,都是值得我们深入了解的。下面,我们将围绕这些话题展开讨论。
一、酒曲概述
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酒曲。酒曲是酿酒过程中使用的微生物发酵剂,主要由霉菌、酵母和细菌等微生物组成。酒曲的种类繁多,根据制作原料、发酵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大曲、小曲、药曲等。
二、汾酒的酒曲
汾酒,作为中国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其酒曲采用的是大曲。大曲是一种以小麦、大麦等谷物为原料,经过粉碎、蒸煮、冷却、接种、发酵等工序制成的酒曲。汾酒的大曲制作工艺独特,具有悠久的历史,是汾酒独特风味的重要保证。
三、酒曲对酒质的影响
酒曲的种类和制作工艺对酒质有着直接的影响。大曲酒曲味较重,酒体醇厚;小曲酒曲味较轻,酒体清爽。泸州老窖作为中国浓香型白酒的发源地,其酒曲制作技艺精湛,酒体醇厚,深受消费者喜爱。
四、酒曲的制作方法
酒曲的制作方法因种类而异。以下以汾酒曲和药小曲为例,简要介绍酒曲的制作方法。
1. 汾酒曲制作方法
(1)原料粉碎:将大麦60%、豌豆40%按比例配好,混匀粉碎,要求通过20孔筛的细粉占20~30%。
(2)踩曲:粉料加水拌匀,在曲模中踩成曲坯,由坯含水量为36~38%,要求踩的平整,饱满。
(3)入房排列:曲室温度预先调节在15~20℃,地面铺上稻皮,把曲坯运入房中排列成行,间隔2~3厘米,每层上放置芦苇秆,再在上面放置一层曲块,共放三层。
(4)长霉:将曲室封闭,温度会逐渐上升,一天后曲坯表面出现霉菌斑点,经36~37小时,品温升到38~39℃,应控制升温缓慢,使上霉良好。
(5)晾霉:曲坯品温升至38~39℃,打开门窗,揭去保温层,排潮降温,并把曲坯上下翻倒一次,拉开间距,以控制微生物生长,使曲坯表面干燥,固定成形,称为晾霉。
(6)起潮火:晾霉后,再封闭门窗进入潮火,品温上至36~38℃,进行翻曲,曲层由五层增到六层,并排列成“人”字形,每1~2天翻曲一次,昼夜门窗两封两启,品温两起两落,经4~5天曲坯38℃逐渐升到45~46℃,进入大火期,曲坯增到七层。
(7)大火(高温)期:这时微生物菌丝由表面向里生长,水分和热量由里向外散失,可开启门窗调节品温,保持44~46%的高温7~8天,每天翻曲一次。大火期结束,有50~70%的曲坯已成熟。
(8)后火期:曲坯逐渐干燥,品温下降,由44~46℃降到32~33℃或更低,后火期3~5天。
(9)养曲:后火期后,为使曲坯继续蒸发水分,品温控制在28~30℃进行养曲。
(10)出房:把曲块出房,堆成间距10厘米的曲堆。
2. 药小曲制作方法
(1)浸米:把大米加水浸泡3~6小时备用。
(2)粉碎:浸泡后的大米粉碎成米粉,并用180目的细筛进行过筛。
(3)配料接种:以3/4的米粉用于做坯,余下1/4的米粉用作裹粉,香药草粉用量为酒坯粉量的3%,陈曲粉为2%,水为60%,相混拌匀。
(4)制坯:拌匀后制成酒饼,切成2厘米大小的粒状,并用竹筛筛圆成酒药坯。
(5)裹粉:把曲坯外面滚上一层细米粉,并控制酒坯含水量为46%。
(6)培曲:室温控制在28~31℃,把酒坯送入曲室,培养20小时后,霉菌菌丝生长旺盛,品温控制在33~34℃,最高不超过37℃,24小时后,为了促使曲坏中酵母繁殖,室温应控制在28~30℃,品温在35℃以下,保持24小时。入房共48小时后,品温下降,曲子成熟。
(7)出曲:成熟的曲取出后在烘房干燥或晒干,贮藏备用。
五、酒曲与酒质的关系
酒曲的种类和制作工艺对酒质有着直接的影响。大曲酒曲味较重,酒体醇厚;小曲酒曲味较轻,酒体清爽。选择合适的酒曲对于酿酒至关重要。
六、总结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大家对酒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酒曲作为酿酒工艺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种类、制作方法以及与酒质的关系都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希望本文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酒曲,从而更好地品味美酒。
郑重声明:
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相关阅读
汾酒票号酒_杏花村汾酒国礼1号
2025-06-23 02:15:56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杏花村汾酒国礼1号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杏花村…
尚品1915汾酒:传统酿造工艺与独特口感的品味之道
2025-08-07 02:04:10尚品1915汾酒,以其独特的酿造工艺和传统的技艺,成为了汾酒中的佼佼者。每一瓶尚品1915汾酒都蕴含…
酒曲怎么存放_酒曲哪种好
2025-06-16 02:06:23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酒曲怎么存放,以及酒曲哪种好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