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汉武大帝酒业怎么样-茅台汉武大帝酒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贵州汉武大帝酒业怎么样,以及茅台汉武大帝酒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三国时期的凉州在如今什么地方
三国时期的凉州在今天的甘肃武威,接下来跟大家介绍一下汉末三国时期的凉州人有多厉害。
1969年,甘肃武威,在备战备荒口号的指引下,当地群众挖掘了当地一座叫雷台的高大土台,要在这里修一所防空洞。
不久后,他们在雷台下面意外地挖到了一座古墓,几个胆子比较大的人沿着挖开的土洞钻进墓室,不成想,自此揭开了中国历史上一个著名政治群体的神秘面纱。
接到施工方的报告之后,考古工作者对这座后来被称为“雷台汉墓”的古墓葬进行了发掘,雷台汉墓的墓主人是东汉末年凉州一带的一个官员,姓张,官职为“守张掖长”,也就是当时张掖地区的最高军事长官。
别看张君只是一个地方的军事长官,但墓中出土的一组以墓主人生前出行车马仪仗为原型缩小后制作的铜车马仪仗队震惊了所有的考古人员。
这组仪仗队中,主车舆车通长36厘米,马高40厘米,奴婢俑高19.5-24厘米。铜车马出行仪仗,由38匹铜马、1头铜牛、1辆斧车、4辆轺车、3辆辇车、2辆小车,3辆大车、1辆牛车、17个手持矛戟的武士俑和28个奴婢俑组成。这是迄今发现数量最多的东汉车马仪仗铜俑。
矗立在这只仪仗队最前面的,就是著名的铜奔马马踏飞燕。
按说墓主人只是一个地方的军事长官而已,他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出行排场呢?
这座墓中的惊人发现,让我们不禁联想到那个叱咤汉末三国魏晋时代的著名政治群体——凉州武装豪族集团。
东汉中后期,活跃在汉朝西北边境的羌族开始与汉帝国进行军事对抗,这场被后世称为汉羌之战的战争,历时百余年。
而在汉羌百年交战的过程中,一些凉州当地的地主,借助镇压羌族变乱,朝廷给予各种便利资助的机会,趁机创建、培植和训练私人武装或者部曲,普通的豪强地主可能只有看家护院的家甲,而凉州集团的豪强地主,个个都是拥兵数万到数十万不等的地方一霸。这就是被后世称为“凉州集团”的凉州武装豪族的发家史。
后来,这些人的势力强大到连汉帝国的地方长官都要对他们低头哈腰,低眉顺眼,他们每个人不但是富甲一方的土财主,更是拥兵自重的土皇帝。
到了东汉晚期,三国时代,天下大乱的时候,这些人开始借助自己的武装势力,兴风作浪。轻则割据自立,重则祸乱四方。正因为政府管不了,官员管不了,那位身为张掖长的张君,才能拥有阔气堪比皇族成员出行的仪仗队伍。
真正让凉州武装豪族集团名满天下或者说遗祸四方的人,是董卓。
董卓的得力部下,基本上个个都是实力比张君更猛更强大的凉州土霸王级别的角色,其中既有能征善战的武将,也有聪明绝顶的谋臣。
武将中,最为出类拔萃的,就是后来控制了东汉朝廷十余年的四位大将:李傕、郭汜、樊稠、张济。这四个人加上吕布和被关公砍了的华雄,被誉为董卓的“六府”,而开“府”就相当于颁发给这些豪族们可以拥有私人部曲的“通行证”。
在董卓死后,李傕、郭汜、樊稠、张济带领他们的部曲数十万人,血洗了朝廷,控制了汉献帝。朝廷被迫给他们加官封爵:李傕为车骑将军、开府,兼司隶校尉、假节,封池阳侯;郭汜为后将军,封美阳侯;樊稠为右将军,封万年侯;张济任镇东将军,封平阳侯。
而文臣方面,最有名的一个就是被誉为三国第一毒蛇谋士的贾诩。
凉州武装豪族集团成员,大多数身经百战,战斗力不一般,而且,由于他们长期在边境地区与少数民族作战,熟悉少数民族的战法,因此他们成为三国时期各方军阀势力拉拢的对象,不仅董卓依仗他们发家,在其他主要的割据者阵营中,也不乏来自凉州集团的大角色。
比如说袁绍的手下的名将鞠义,就是出身凉州的豪族,此人能征善战,屡建战功,而且他特别精通少数民族战法,率领着袁绍的精锐部队,在袁绍和公孙瓒的战争中,他率领的“特种兵”大败公孙瓒手下的少数民族骑兵白马义从。
再比如曹操手下的名将毌丘兴、毌丘俭父子,也是世居凉州的豪强出身,父子两代都战功赫赫,尤其是儿子毌丘俭,曾经率军长途远征,打败高句丽,俘虏了高句丽的国王。
总之,凉州豪族集团是汉羌战争中崛起的军阀性质的地方政治集团,这个集团极深的影响了整个汉末、三国的历史,后来他们也成为魏晋时期建国于凉州地区的“五凉”(前凉、后凉、西凉、南凉、北凉)所仰仗的重要力量。
如果你能穿越到古代,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谢邀!
如果能穿越到古代,我想带着土豆和红薯的种粮、以及现代科技穿越成宋徽宗。
宋徽宗时期,大宋已经步入多事之秋,但是以现在目光来看,一切都还来得及。
宋徽宗继位前的危机:
一,宋神宗改革的失败
宋神宗(1067―1085年在位)19岁继位,继位后看着社会上的种种问题,年轻气盛的他于1069年启用王安石进行变法。
变法时,相比只有21岁的宋神宗,已经48岁的王安石显得很稳重、成熟。王安石是位伟大的改革家,有着足够的勇气、智慧,新法内容丰富且详细,目标也是奔着富民强国去的。但是王安石只是个学者,缺乏足够的社会经验。
王安石变法的最终目的,是从既得利益者那里切下来一块儿蛋糕,用来充实国库、补贴贫困的百姓。实现缓冲社会上的贫富分化、强国强军的目的。
〔毛泽东评价王安石:“可谓有专门之学者矣,而卒以败者:无通识,并不周知社会之故,而行不适之策也。〕
王安石缺乏足够的社会经验,他的改革措施被既得利益阶层所利用,成了他们牟利的工具。新法规定的税收,被转嫁给下层百姓。这样一来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了,新法反而加重了社会矛盾。
神宗年间,在军事上取得“熙河开边”的大捷,拓地五州两千余里的土地。但是王安石变法,还是在一片狼藉不堪中失败了。
二,宋哲宗的失败
宋神宗38岁时死了,他儿子当中年仅9岁的老六赵熙继位,史称宋哲宗。
赵熙的奶奶高氏垂帘听政,启用司马光等保守派,尽数恢复旧法。
1093年高氏去世,16岁的赵熙亲政。赵熙做一代圣君的热情,不再神宗之下。赵熙一上台,就大刀阔斧的干起来。
政治上罢了旧党,起用章纯、曾布等新党,实施元丰新法。
军事上,赵熙重启神宗恢复汉唐西北旧疆域的战略,再次发动河湟战役。收取青塘,两次出兵平夏城,迫使西夏臣服。
正当赵熙一洗宋朝军事上的萎靡不振,春风得意时,却英年早逝,24岁而终。
公元1100年,赵家老六赵熙带着遗憾死了,他的十一弟赵佶来继位了。
赵佶的危机主要有这些:
1,粮食危机。
人口大幅度增加,有人估计北宋境内人口已经接近1个亿了。北宋就那点耕地面积,粮食作物只有麦、稻、豆,没有高产作物,是养不了这么多人口的。
因为饥饿,很多底层百姓揭竿而起造反了。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宋江、方腊起义都是发生在此时。
2,混乱的双轨货币政策。
(1)过早出现的纸币。
唐宋时期,人们用楮树皮造出了耐用、耐磨的楮纸。楮纸大多被政府用来印刷重要的契约、文书。宋朝时,楮纸成了"货币”。
现代经济学认为,纸币是一种信用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到极致时期,才能使用的。宋朝的商业很发达,却没有发达到可以使用纸币的地步。
《宋代货币流通特点》所载:“蜀用铁钱……行旅携持不便。……交子之法,出之所自为,证之于官,所以可行。”
可见,交子是一种远程支付手段,并不是商品经济极度繁荣的产物。
然而,交子在宋朝政府看来,远程支付也是支付。只要可以支付,那就是货币呀,政府立刻就行动起来。
宋仁宗天圣元年,设益州交子务,以铁钱为本位金,发行官办的交子,称为“官交子”。
政府缺钱时,只要印刷就可以解决了,交子也就变相的成了货币。纸币的过早出现,促进了经济发展,也帮助宋朝政府掠夺了人们的财富,更造成了市场混乱。
宋人对楮纸造的纸币,是又爱又恨。宋人方回在诗中写道:“朝廷易楮币,百姓骈叹吁。”
(2)不仅有纸币,即使是宋朝的铸币系统也混乱不堪。
北宋出现了“当二大钱”、“当三大钱”甚至“当五大钱”,以一当五的入市流通。北宋晚期,蔡京下令仿“当五大钱”,铸造“当十大钱”。并且铸币用的铜,是还要加锡的。
宋朝政府如此肆无忌惮的以货币政策敛取财富,市场岂能不乱。
3,文官集团的压力。
宋朝重文轻武、优待读书人的政策,造就了庞大的文官集团。文官集团垄断了大宋的经济资源,所有伤害经济的行为都会伤害他们的利益。所以,文官集团要求所有的政治政策都不能伤害经济。
为此,宋朝才放弃了“熙河开边”得来的土地,因为文官集团觉得驻兵于那里过于花钱。甚至后人猜测,宋哲宗赵熙之所以英年早逝。是因为赵熙一心恢复汉唐的西北故土,并长年用兵,消耗掉大量财富,引起文官集团的不满才“早逝”的。
针对宋朝的这些弊病,我们制定穿越成宋徽宗的应对之策
1,解决粮食危机。
(1),推广土豆、红薯这些高产作物。
粮食产量上去了,百姓也就有了些许果腹食物。只要能不饿死,谁还会吃饱了撑的去拿命造反。
(2),开拓出新的耕地。
那时候,我们的东北平原不在宋朝手里,但是附近的台湾岛还没有进行开发,可以把附近的无地百姓迁过去。
此外还可以在海外发展,宋朝的海船有涉足远洋的能力。可以先绘制世界地图,然后派冒险家去探路。待航线搞清楚了,再去开发。
有足够的土地、粮食,农民起义就不会再发生了。
2,建立稳定统一的货币市场。
(1),改进冶炼工艺,提高金属的产量和质量。
有了足够的优质金属,就可以铸造更多的货币。用不同重量、不同种类的金属造出不同面额的货币。从种类和数量上,满足市场的需要。
(2),禁止民间铸币,逐步建立、完善现代的银行。
(3),推迟纸币出现的时间。
至于宋朝纸币,就让它回归到远程或者大额支付的地位,禁止纸币在普通市场上的流通。
如果大宋市场经济真的繁荣到需要纸币的地步,再温和、缓慢的退出纸币。
3,解决文官集团的压力。
宋朝优待文官,使得的文官生活上养尊处优。另外宋朝几乎“不杀一士”,使得文官敢于在朝堂上挑战上级甚至皇帝,大不了被贬也就是了。所以,朝堂上动不动就吵作一团。
再加上宋朝的重文轻武,使得文官集团强大之极,几乎有架空皇权的能力。朝堂上皇帝的权力被制约,甚至皇帝的私人问题也被文官干涉。但是仔细看来,文官集团其实并不可怕。
(1),充分利用党争。
文官集团并不是铁板一块,而是总分为两派互怼。皇帝完全可以玩“平衡”,顺势而为的行使权力。
(2),诱之以利。
其实,北宋的读书人并不迂腐。此时还没有科举八股文,也没有朱熹理论的出现,科举取士是有很多渠道的。
此时如果让读书人知道现代数理化知识的威力,并让他们相信科技可以转化为现钱和地位。完全可以把一部分读书人引导成为“理科”生,让他们去搞科研。
文官见到了搞科研有搞头,势必会分裂出去一部分人,文官集团的战斗力和实力也会削弱不少。
没有了农民起义、没有了经济混乱、控制了文官集团的压力,以宋朝那么庞大的人口、先进的教育、活力十足的市场经济,必然会十分强大。如果再搞些棱堡、火枪之类的武器,宋朝在世界上还不得横着走。(本文原创,图片源于网络。)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郑重声明:
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相关阅读
白色瓷瓶老酒怎么鉴定(识别白色瓷瓶老酒真伪的方法)
2025-09-11 04:04:18一、外观鉴别首先,我们可以从外观上来判断白色瓷瓶老酒的真伪。瓶身通体白色,通透如玉,纹理清晰,字迹清…
郑州白酒市场繁荣揭秘:品牌多样,消费选择丰富
2025-09-08 01:11:46在郑州这个繁华的都市中,白酒销售市场一直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2011年,郑州白酒销售总额达到了10个…
金剑南系列酒「金剑南是纯粮食酒吗」
2025-09-07 01:22:58大家好,关于金剑南系列酒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金剑南是纯粮…